福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,气候温和湿润,全年雨量丰沛,光照充足,土壤以适合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为主。加之全省80%左右地形地貌为山地、丘陵,武夷山等高海拔地区,天然形成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的气候。
廖红教授(右2)在武夷山燕子窠福莲生态茶庄园介绍科学利用套种大豆、油菜花等作物提高茶叶产量、提升茶叶品质、减少茶树病虫害不使用农药、化肥的做法。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
“老乡,种油菜和大豆就能解决土壤退化和虫害问题,在保证产量的同时,还能提升茶叶品质。”廖红的话,让茶农半信半疑,“这真能替代农药,可以防虫吗?”“这么大教授,不收我们一分钱,手把手教我们种植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跟她好好干?”
在福建,大豆延伸出的生态智慧不止于此。漳平市永福镇里有一种独特的施肥方式——
“在福建街边,卖茶的可比卖米的多”。这种热爱,催生出福建庞大的茶叶产业。
2021年3月22日,习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,要统筹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这篇大文章,坚持绿色发展方向,强化品牌意识,优化营销流通环境,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。
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?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答案之一。福建瞄准“茶旅+”,鼓励各地将农耕文化、传统工艺、民俗礼仪、风土人情等融入茶文化。
武夷山是万里茶道起点,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、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。当地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,打造“吃有茶宴、住有茶宿、行有茶径、游有茶园、购有茶礼、娱有茶戏”的新业态。
在福建西南端的“高山花园”漳平市永福镇,欧博体育登录积极探寻将茶与旅游、文化创意等相结合的模式,
围绕“一片叶”,福建已形成覆盖茶饮料、茶食品、茶器具、茶化工、茶机械、茶文旅等涉茶产业全链条发展,实现“靠山吃山”到“生态变现”。
2024年,福建省茶园面积达378万亩,毛茶产量56万吨,综合产值超1600亿元。